说到辣条,喜欢吃的人不少;但辣条专业?了解的人想必不多。近日,湖南平江首个辣条专业班开班的消息走红网络。不少“吃货”网友调侃道:“是要教如何专业地吃辣条吗?”还有网友表示瞬间学习欲爆棚,“能一口气读到博士”.......
辣条专业班登上热搜后没多久,又一个美食专业班破土而出。10月17日,山东德州扒鸡产业学院正式揭牌,再次引发公众关于“地域美食与校企合作振兴产业”风潮的探讨。
美食专业“哪家热”?辣条与螺蛳粉强势出圈
如今,许多令人垂涎的地方美食纷纷走进了校园,开设起专业课程、设立产业学院和研究院,成为食品行业创新发展、焕发地域美食经济活力的一股强劲力量。
今年8月,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首期培训开课,引发全网爆炸性关注与热议。对比德州扒鸡、平江辣条、柳州螺蛳粉三个美食产业学院/专业的全网声量和热度,发现近三个月来“辣条专业班”话题在全网的声量峰值达1.75万条,“螺蛳粉学院”则在热度指数峰值上一度达到53.49,二者的舆论传播热度相对较高。
一个是从小吃到大的国民零食,一个是重口味网红之光,对于德州扒鸡而言,名气和市场地位显然不及辣条、螺蛳粉。
尽管德州扒鸡学院的诞生并没有引起过大的舆论水花,但在事件全网相关信息中,微博原创信息占比高达64.2%,且大多集中在山东省内,山东本地网民对德州扒鸡学院的兴趣较为浓厚。这个“家门口”的食品品牌与高校间的合作令人意想不到又充满期待。
美食产业频频“搞事”?人才培养是现实渴求
近年来,螺蛳粉、小龙虾、辣条等一众地方特色美搭上网红经济、电商直播的快车,不断焕发出新生活力,从“小特产”做成“大产业”也就成为了当下的更高追求。
此前智研咨询 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8年,我国螺蛳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几年间就实现了从33.02亿元至95.85亿元的显著提升。柳州市委副书记梁旭辉也曾公开介绍,2019年螺蛳粉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30亿元,到2022年,柳州螺蛳粉产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螺蛳粉产业释放出的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令人错愕。
另一边,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0)》,2019年中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4110亿元,其中,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2960亿元。
不管是螺蛳粉、小龙虾、辣条还是德州扒鸡,地方特色美食被越来越多的国人喜爱,正意味着它们的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行业前景光明。但这背后,同时出现了一些亟待需解决的问题,如:产品创新能力较弱、品牌结构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缺乏技术技能复合应用型人才等。
因而“螺蛳粉产业学院”“辣条专业班”“德州扒鸡产业学院”等的开设,展现出的是市场对专业型人才的渴求。
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统计显示,@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首个辣条专业班湖南平江开班#】微博后,“专业”“专业班”“专业化”这三个关键词在转发评论中出现频次较高。在不少网民看来,“辣条专业班”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对行业专业化提升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在“德州扒鸡产业学院”事件的全网关键词云中,“人才培养”“专业”“人才”“产业振兴”等关键词也是舆论高度关切的焦点。
此外,“小龙虾学院首届学生毕业”还促使舆论聚焦美食产业校企合作对“毕业生就业”“就业率”产生的重要意义,并对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展开深层探讨。
校企合作振兴产业,主流媒体给予认同
通过校企间的合作,在美食产业的专业化操作和科学管理上进行升级,还能力争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对广大“吃货”和社会各行各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央广时评 对“辣条专业班”的设立提出肯定:“职业教育能够精准对接产业,根据岗位特点、市场需求等精准培养专业人才,让‘三百六十行’皆能人才荟萃,进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力。推动相关行业正规化,‘辣条专业班’式职业教育值得鼓励。”
光明日报 在《“小龙虾学院”毕业生遭“哄抢”,究竟做对了什么?》一文中表示,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都对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小龙虾学院”立足当地产业发展实际,明确自身办学特色,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并通过校企融合让办学更接地气,自然也更有人气和名气。
为了确保您能够顺利通过申请,请您填写真实有效信息。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电话联系,为您开通账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