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舆情通

为骗拆迁补偿半月“结离婚”23次 “荒唐”背后引发现实思考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10-08 点击数: 0
为骗取拆迁补偿,浙江丽水一户人家11名成员,在半个月内频繁结婚离婚高达23次,这种疯狂的行为,令人叹为观止,舆论惊叹:剧本都不敢这么演。目前,11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被采取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当中。这起案件如何被发现?舆论又对此案件表达了哪些看法?让我们跟着热点菌,一起来盘点一下。

【导语】

为骗取拆迁补偿,浙江丽水一户人家11名成员,在半个月内频繁结婚离婚高达23次,这种疯狂的行为,令人叹为观止,舆论惊叹:剧本都不敢这么演。目前,11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被采取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当中。这起案件如何被发现?舆论又对此案件表达了哪些看法?让我们跟着热点菌,一起来盘点一下。

【事件回溯】

9月23日,丽水网 首发文章《丽水这一家人半个月内结婚、离婚23次!民警: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曝光浙江丽水一户人家11名成员,为骗取拆迁补偿,在半个月内频繁结婚离婚达23次,随后,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灬黑礼服灬 都市快报分别在微博及网站上发文,报道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image.png

据媒体报道,9月19日,丽水市莲都区公安分局岩泉派出所接到市区城中村改造岩泉指挥部报案称,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冷水村飞机场角村村民石某琴石某宝等十余人存在利用虚假离婚、结婚进行户口迁移,非法占有拆迁补偿利益的嫌疑。

9月19日,丽水市莲都区公安分局岩泉派出所接警后,当即着手调查。警察发现石某琴是飞机场角村民,2011年与原夫潘某勇离婚,不过,2019年3月他们又开始了频繁接触,之所以如此,是他们看中了城中村改造可能带来的巨大的利益。按照已经公布的补偿政策,凡2019年4月10日前户口在飞机场角的村民,即使按照无房户的最低补偿标准,每个人也可以享受到40平方米的安置房补偿,而飞机场角就是今年城中村改造的区块之一。

3月20日,石某琴原夫潘某勇与自己的嫂子汤某香结婚,6天后离婚;4月3日,他再次与汤某香的妹妹汤某连结婚……石某琴也有连续动作,她2011年与张某满二婚,2013年离婚,随后于今年3月20日与汤某满(汤某连原配丈夫)三婚……不仅如此,潘某勇的父亲潘某田也先后多次离婚、结婚,3月11日甚至与亲家母刘某娇在民政部门进行了结婚登记。短短15天时间内,这一大家子相互间关系为表兄妹、亲兄弟等的11名成员,先后结婚、离婚高达23次,潘某田更是在一周之内在民政部门登记了3次,他们通过这些操作,先后将13名户口不在飞机场角的人的户口迁了进来,幻想着得到拆迁补偿。

9月24日,丽水市莲都区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媒体,涉事石某琴、石某宝等人确实在该局多次结婚、离婚。

9月24日,媒体报道,经丽水警方查明,石某琴、石某宝等人行为涉嫌以虚构事实的方式进行结婚离婚,达到迁移户籍的目的,以此谋取非法占有征收补偿利益的非法目的,涉嫌诈骗罪,11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被采取强制措施,其中石某宝、潘某田、潘某勇等4人被刑事拘留,石某琴、孙某英、刘某成等7人取保候审。

截至9月25日,该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传播数据】话题阅读量5千万+ 媒体助推传播

新浪舆情通(yqt365)数据统计,9月23日至25日16时期间一家11人半月内结婚离婚23次”全网相关信息量1.8万条,截至25日16时,#一家11人半月内结婚离婚23次#等相关话题,总阅读量为5314.5万次,讨论为9721条。

从信息走势图上,可见9月23日,事件被爆出后,当日引发一定范围的关注。随后信息量开始波动,呈上升趋势,24日23时,信息量达到峰值,为1733条。随后信息量下降,但仍有一定的关注度。

image.png

核心传播人中,可见@头条新闻 、@观察者网 、@看看新闻KNEWS 为传播的关键用户,带动转发量分别为1340次、738次及309次。

image.png

【传播特征】近八成男性较为关注 “荒唐”背后引思考

微博用户性别占比中,男性用户占比为79.69%,可见此类涉及“拆迁”“诈骗”案件,男性更为关注。

image.png

关键词云中,可见“11人”“结婚”“离婚”为传播热词;涉事地“浙江丽水”受舆论关注;“小叔子”“嫂子”“表兄妹”“亲家母”等亲属间半月内结婚离婚“23次”令舆论直呼“荒唐”;涉事原因为获得“拆迁补偿”引发舆论对于“户籍”“婚姻”相关政策的思考;“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将涉案人员“刑事拘留”、“取保候审”,成为舆论热议内容。

image.png

分析微博情绪,可见“允悲”“衰”表情较为常见,体现舆论对于涉事人的荒唐行径产生了不满情绪;“疑问”“费解”表情的频繁出现,也反映事件在传播中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image.png

【舆论声音】“利令智昏”陷囹圄 舆论怒斥投机行为

梳理舆论观点,部分舆论认为涉事人为了利益败坏风气,不惜骗补,这种行为太过荒唐。

@封面新闻 发文《“结离婚23次”:这是病,得治!》表示“这种无底线挖墙脚薅羊毛,最终买单的还是公共利益。好在,当地报警,疯狂骗补涉嫌诈骗,11人已被采取强制措施,作妖作死,终被法办,偷鸡不成蚀把米,想假离婚发家的,引以为戒吧”。

自媒体小何社会论 发文《浙江一家11人为拆迁补偿半月内结婚离婚23次,现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称,“他们为了获得拆迁补偿竟然能亲人之间互相结婚离婚,这样的行为实在是有伤风化,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橙V用户

观点

FM103.8吉林交通广播副总监@吉林台郝峰

爱财也别不择手段。

知名娱乐博主@今日爱豆星闻

为了拆迁补偿,这家人半个月内结婚离婚23次!节操和底线呢?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东林逸士

什么是利令智昏?这就是!如果一个人的眼里只有“钱”,那么他或她很容易成为“非人”。

知名法律博主@易辩王东律师

为了拆迁补偿款,这家人也是够拼的,不惜触犯法律来占有非法利益。君子生财,取之有道。不能为了钱,可以不顾亲情伦理,不顾法律的威严,最后只能好好体会什么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金钱重要,自由更重要。

 

【舆论反思】“诈骗罪”能否成立?相关政策法规需完善

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将涉事人刑拘后,部分舆论认为该案中“诈骗罪”是否成立还有待考量,并表示“假结婚”的行为定罪“诈骗”的依据不足以及当地“拆迁补偿款的制度设计”存在漏洞,以致行为人钻了空子。部分舆论呼吁相关部门需完善法律法规。

1.罪行是否成立有待考量

部分舆论认为该案中“诈骗罪”是否成立还有待考量,并表示“假结婚”的行为定罪“诈骗”的依据不足以及当地“拆迁补偿款的制度设计”存在漏洞,以致行为人钻了空子。

红网 发文《经济利益促成的“临时婚姻”受法律保护吗?》称“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虚构婚姻事实从而骗取拆迁补偿安置款等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但以‘钻法律漏洞’为目的的假婚姻行为是否涉嫌刑事犯罪,如今仍有争议。那么在类似的事件愈演愈烈的当下,法律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刑事诉讼法有‘无罪推定’‘罪刑法定’原则,而人们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会选择“趋利避害”,恰恰拆迁补偿款的制度设计上的疏漏为这种行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这种情况下,如何界定违法事实,需要慎重考量。而‘钻法律空子’‘利用规则漏洞’的行为,能否算严格意义上的违法行为,还需考量”。

橙V用户

观点

知名法律博主@皇城根下刀笔吏

闪婚闪离又不犯法,凭什么说人家是虚假结婚呢?这个确实是难点。

法律博主@律师沈辉

 

通过结婚离婚的方式达到骗取购房指标或者拆迁补偿的目的。从法律层面,对这名男子是无法追责的,毕竟就像他说的,婚姻自由,想结就结,想离就离。只能说购房指标和拆迁补偿的政策存在漏洞,被钻了法律空子也无话可说。

知名搞笑幽默博主@秦岭二月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冷水村飞机场角村村民石某宝、石某琴等十余人存在利用虚假离婚、结婚进行户口迁移,非法占有拆迁补偿利益的嫌疑。这户人家结婚频率太高,但结婚离婚手续又是合法的,具体刑罚如何定性?

知名军事博主@新蜜蜂alex182

有人说“结婚是假的”,目的就是“骗取拆迁补偿”。结婚、离婚证只要不是伪造的,那么其中的实质真假谁来判定?怎么判定?我国婚姻法明确结婚、离婚均为自由意愿,民政婚姻登记部门只负责受理登记,并不负责确认婚姻行为的实质真实性。又有人说了“结婚23次还不能证明假结婚吗?”次数就能证明真伪吗?

2.呼吁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

部分舆论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新京报 发文《为拆迁补偿半月“结离婚”23次,岂能为了利益忘了法律》称“这对当地的政策设计者也是种提醒:政策设计应做‘最坏预设’,结婚迁户、对无房户的最低补偿标准等制度本出于善意,但也得防范有些人钻空子。鉴于此,可考虑依法采取‘拆迁冻结’、按面积而非按人头补偿等措施加以约束。总之,通过更合理的机制设计,让一些人‘只顾利益不顾伦理’的小算盘落空”。

市场星报 发文《“假结婚”行为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称“相关部门在制订政策时,还是应考虑周全,科学谋划,减少纰漏,不给投机取巧者可乘之机”。

申请试用

为了确保您能够顺利通过申请,请您填写真实有效信息。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电话联系,为您开通账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