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舆情通

女教师深夜被“约谈”事件舆情传播数据分析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10-21 点击数: 0
在发布“自己疲于应对上级检查,教学工作大受影响”的文章后,被教育局长要求深夜进城说明情况,这几天乡村女教师李田田的经历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导语

在发布“自己疲于应对上级检查,教学工作大受影响”的文章后,被教育局长要求深夜进城说明情况,这几天乡村女教师李田田的经历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事件回溯

10月11日,湖南永顺县桃子溪学校25岁的语文教师李田田,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山花诗田”发布题为《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的文章。文中李田田描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乡村教师面对的检查过多、扶贫任务过重等形式主义问题发出了批评。该文引起广泛关注,现已被删除。

image.png

10月15日22时,李田田在朋友圈发布“我出事了!刚刚写作时,局里来电话,要我马上赶进城,因为那篇文章,局长要见我”。

image.png

16日上午,李田田在微信发布消息:16日凌晨零点左右,领导亲戚和一同事推开我宿舍门,把我从床上喊起来,大意是针对我文章,县里给予一一答复,直到我满意签字,承认自己的目光片面与言辞过激。李田田拒绝了签字。

image.png

16日上午,永顺县教育局局长潘清海回应,称此事存在误会“不是那么回事,是她亲姑爷为了关心她,想了解一下情况”。

16日下午,湘西州委领导也在带队前往永顺县调研期间,来到桃子溪学校实地了解情况,当面肯定了李田田的做法,称她所写内容有利于社会发展,并没做错。李田田在朋友圈再次发声,称此事已引起湘西州委领导关注,文中称州委领导向其保证撤销签字,还夸她很有情怀、鼓励她继续创作。

image.png

传播数据】女教师被深夜“约谈”受关注 话题阅读量近2亿

新浪舆情通数据平台统计10月15日至10月18日15时,“教师发批评文章被要求深进城”的全网信息量达3.72万条。从信息走势图可见,15日,女教师在朋友圈发文后,信息量增加,16日,朋友圈再次发声后,信息量攀升达到峰值。

image.png

随着教育局局长以及女教师本人的回应,事件发酵,更多的相关信息出现。截至18日15时,#教师发批评文章被要求深夜进城##教体局长否认深夜约谈女教师# #女教师质疑乡村教育风波后续#等相关话题总阅读量为2.02亿次,讨论数达 2.02万条。话题#教师发批评文章被要求深进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讨论。

image.png

从微博情绪占比中可以看出,“愤怒”情绪成为主导,占比高达35.3%。“中性”情绪占比为25.57%。“恐惧”的情绪占比近二成,侧面说明网友对女教师深夜被叫进城谈话的态度。

image.png

通过关键词云可以看出,“教师发批评文章被要求深夜进城”为传播中的核心热词。“湘西山村女教师”“李田田”“发朋友圈”“我该怎么办”“害怕”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教育局局长”“回应”此事“是姑爷关心她”遭到网友“质疑”,其发布名为“一群被毁掉的乡村孩子”“文章”被多次提及。

image.png

分析微博表情,可见“怒”表情在转发、评论时较为常见,侧面说明部分网友对于当地教育现状或事件发生后女教师遭受的待遇表示不满;“摊手”“允悲”表情的出现,体现了网友对于“是姑爷关心她”这一说法的态度,“good”表达了网友对李田田发文批判学校形式主义或湘西州委做法的肯定。

image.png

分析负面高频词,可以看出“批判”“形式主义”“质疑”等词被频繁提及。

image.png

观点聚焦】“姑爷关心”被质疑 舆论聚焦教育领域形式主义

梳理相关言论,部分舆论认为应整顿教育领域形式主义作风。新京报评论认为“形式主义还往往是一种‘连锁反应’,有时候即便下定决心要‘干实事’,也架不住上一级三番五次地要材料、要表格、要成绩汇报。因此,整治教育领域形式主义之风,不只在永顺县教体局,从州到县到乡镇,都有必要对各种检查一并进行筛选,对不必要的、没实效的该删除就删除,尤其是注意,不要一味给基层工作人员和教师施压,要把他们从繁重的杂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本职工作”;中国青年网发文“在新闻里,我们常常听到反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口号,但要把反对形式主义落在实处,仅凭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唯有深入调研,了解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体会,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在李田田老师反映的问题中,有一条是当地的乡村教师承担了过重的扶贫任务”;生活报认为“只要教育领域的形式主义不根除,给学校和老师减负就是一句空话,主动落实教育部为教师减负的要求,让教师们有更多时间花在学生的教育上,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自媒体及网民

观点

自媒体“伊方教育” 

上级机关应该以这一事件为契机,彻底整顿县教育局的形式主义作风,主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靠一位年轻女教师无意中却冒着风险揭开了一个形式主义的盖子。

微博扶贫乡村振兴助威团成员@唐局长

希望这能够警醒一些热衷于教育领域形式主义的人,让基层的工作者都能说实话干实事,为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舆论说

乱作为是腐败,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同样也是腐败

部分舆论质疑深夜约谈为“姑爷关心”这一说法。新京报发文“拿‘深夜约谈’情节来说,这很容易授人以借机打击震慑、打压正当批评的话柄。虽然局长否认是约谈,说是‘她亲姑爷关心’,可其同在县教育部门的亲姑爷肖股长说法是,上面领导要求次日早晨就汇报。再加上那通电话里称李田田‘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失’,领导亲戚次日(16日)凌晨零点左右闯门,要求她签字承认‘目光片面与言辞过激’等诸多情节,这很难让人相信,就纯粹是关心”;红星评论表示“深夜11点急召,倒是很重视舆情,却丝毫不顾及暴雨中山间夜路上两个小时的车程。半夜12点登门而入,似乎是为了及时解决问题,于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正常作息当然不在考虑之列。用私域的人情来解决公共领域的矛盾,往往会混淆是非界限,模糊善恶标准,实质上是对权力的滥用”。

舆论反思

教育部长陈宝生多次讲过,要维护教师权益,减轻教师的负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各种和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不能动辄让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办活动。只要形式主义不根除,给学校和老师“减负”就是一句空话,主动落实教育部为教师减负的要求,让教师们有更多时间花在学生的教育上,真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申请试用

为了确保您能够顺利通过申请,请您填写真实有效信息。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电话联系,为您开通账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