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舆情通

浙江整治“过马路看手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数据分析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10-22 点击数: 0
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一条《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针对“低头玩手机”过马路等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浏览手持电子设备或者嬉闹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当前移动互联时代,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工具,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手机依赖现象”的兴起。但在过马路时还低头看手机,对行人自身和道路交通来说增加了不少隐患。

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一条《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针对“低头玩手机”过马路等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浏览手持电子设备或者嬉闹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当前移动互联时代,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工具,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手机依赖现象”的兴起。但在过马路时还低头看手机,对行人自身和道路交通来说增加了不少隐患。

过马路玩手机“开罚”,网民看法不一

过马路看手机该不该被罚款?该事件已在全网引起热议。据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10815时,敏感信息在全网相关信息中占比相对较高,部分舆论对此褒贬不一。

image.png

数据来源:新浪舆情通

“过马路”“玩手机”“低头”等事件核心因素外,“罚款”“五十元”等关键词频频被舆论提及,公众的聚焦点主要放在罚款举措是否得当层面。

image.png

数据来源:新浪舆情通

有网友认为“过马路玩手机”的行为可以通过正确引导的形式,不一定采取罚款措施;更多网友表示,“过马路玩手机”的行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应当采取手段进行整治。

image.png

尽管网民的看法并不统一,但将“过马路看手机罚款”的行为纳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只是维护交通安全的一种手段,罚款并不是目的,让市民重拾规则意识才能使该举措真正行之有效。

侥幸心理不可取,出行安全应当引起重视

“低头看手机”也许是几秒钟的事,但这很容易让马路低头族们心存“侥幸心理”。其实不然,查看以往的报道,因低头看手机引发起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

过去三个月来,统计“马路低头族+交通事故”的全网相关信息,“开车”“骑电动车”、或者“走路”“过马路”的时候“看手机”“打电话”都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隐患。诸如此类行径有“屡禁不止”趋势,仍需加强“治理”

image.png

数据来源:新浪舆情通

此前,“开车玩手机”早已被《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令禁止。交通法规的约束已经让广大司机形成条件反射,不再对开车时看手机抱有侥幸心理。同样,为“低头族”开罚单,更希望能对行人起到警示作用。

“过马路玩手机”逐渐纳入法治轨道

早在今年初,温州市就给“过斑马线看手机”的低头族开出首个罚单。《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规定,“对于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嬉戏等,影响其他车辆或者行人通行等不文明行为要重点整治,违反该规定的会受到警告或十元罚款”。

image.png

图片来源:看温州

核心传播媒体@人民网 发布微博【温州给“低头族”开出首个罚单 #走斑马线看手机被罚10#】后,新浪舆情通对单条微博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大拇指”“点赞”“中国赞”“鼓掌”在转评表情中出现次数较多,有较多网友对“过马路玩手机罚款”举措较为支持。

image.png

数据来源:新浪舆情通

除了针对个人的“罚款”,此前,上海市在人流量较大的外滩路段投入使用发光人行道,人行道上发光地砖的颜色与行人信号灯颜色同步变化,以此来提醒正低头的行人注意红绿灯、遵守交通规则。

不管是十元、五十元的罚款,还是发光人行道的使用,都是规范市民安全出行的辅助手段,而过马路看手机也正逐渐纳入法治轨道。这一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实施还需要一个适应性过程,也存在着细化的空间,但它必然能让市民更加注重规则意识,创造一个更加文明安全的公共出行环境。


申请试用

为了确保您能够顺利通过申请,请您填写真实有效信息。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电话联系,为您开通账号!

*
*
*